2023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,主题是“防范灾害风险,护航高质量发展”,5月7日至13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。
你知道全国防灾减灾日的由来吗?
2008年5月12日,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,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。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,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,经国务院批准,从2009年开始,每年的5月12日定为“全国防灾减灾日”,这一天所在的一周为防灾减灾宣传周。
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、伞、人为基本元素,雨后天晴的彩虹寓意着美好、未来和希望,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、呵护之意,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、一老一少,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“众”字,寓意大家携手,众志成城,共同防灾减灾。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。
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意义:
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,灾害种类多、分布地域广、发生频率高、造成损失重。在全球气候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,我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,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,我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,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。
在这种背景下,设立“防灾减灾日”,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,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,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,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。通过设立“防灾减灾日”,定期举办全国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活动,有利于进一步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,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,普及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,提高各级综合减灾能力,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对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,作出重要部署,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,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,加快构建抵御自然灾害防线,全面提高重大自然灾害抗御能力。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,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实施的关键一年,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,极端气候事件及其引发的自然灾害多发频发重发的形势依然严峻。切实减轻灾害风险,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,关系经济社会安全,是共享全面小康硕果、守护美好家园的重要基石。
防范汛期灾害是防灾减灾的重要内容。
每年5月,南京进入汛期,6月进入主汛期。
这些防汛自救技能要知道!
汛期安全十提示
1、汛期旅游要注意安全,不要前往有危险的地区,特别是容易发生洪涝、山体滑坡、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旅游景区。
2、游泳时要注意防止溺水,切勿酒后游泳,也不要到江河水库等未知环境或有警告提示的水域游泳。监护人要教育少年儿童不要在野外游泳,以免发生意外。
3、遭遇洪水来不及转移时,要立即爬上不易倒塌的房屋顶、楼房高层或高树、高地暂避。要注意收集手电筒、哨子、锣、旗帜、鲜艳的床单等物品,及时发出求救信号。
4、在户外遇到雷雨天气时,要尽量躲避在安全的建筑物中,不要在大树底下避雨,不要拿着金属物品及接打手机,以防雷击,远离河流湖泊、稻田以及空旷地区,远离广告牌以及简易建筑物。
5、雨中行进避开灯杆、电线杆、变压器、电力线以及其附近的树木等有可能连电的物体。经过积水地区时,发现有电线落入水中,必须远离并及时报告有关部门。
6、长时间下雨过程中或雨后,不要靠墙行走或者行车、停车,不要靠近陡峭的山坡,墙体经过雨水长时间浸泡,极有可能发生倒塌。
7、针对汛期高温、多雨、多大风雷电天气的特点,社会单位要加强对重点用火用电用气设备设施、人员密集场所组织经常性地消防安全巡查,制定应急预案,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。
8、暴雨雷电天气时要加强煤气和电源管理,要断开家中用电设备的开关,防止管道气体泄漏和电线浸水造成漏电失火、伤人事故。
9、通过受淹道路和下穿式通道时,要注意观察水情,防止误入深水区或掉进排水口。洪水没有完全退却前,不要到易被淹没的地带活动,也不要去淹没地带围观。
10、洪水来袭要立即疏散。当被困家中时,可利用床、箱子、木板、衣柜、大块泡沫塑料等物品逃生,紧急情况下婴幼儿还可放在大盆里涉水逃生。